為進一步規范環境空氣和廢氣中臭氣的測定方法,同時為自動監測設備與監控設備間的數據傳輸、自動監測設備的數據采集及處理提供明確指導,生態環境部近日發布了國家生態環境標準《污染物自動監測監控系統數據傳輸技術要求(HJ 212—2025)》。該標準將替代 HJ 212—2017 版本,并于 2026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。
據介紹,HJ 212—2025 相較于 2017 版的核心升級,是從原本的 “在線監控” 模式,全面升級為 “自動監測 + 智能監控” 一體化體系。這一轉變實現了污染物監測、用電監控、工況識別、視頻監控及數據安全等多維度功能的深度融合,顯著提升了系統的整體性與智能化水平。
值得關注的是,2025 版標準首次將用電數據、關鍵生產工況、門禁狀態、VOCs 譜圖、噪聲錄音、視頻流等數據納入強制傳輸范圍,通過構建覆蓋 “排污 - 治污 - 監管 - 取證” 的全鏈條數據閉環,進一步強化了對污染物排放全流程的監管能力。
作為此次發布的重要標準,HJ 212—2025 明確規定了污染物自動監測監控系統的系統結構、現場機與上位機的協議層次、兩者間的通信協議、自動監測現場儀器儀表與數采儀的通信方式,以及數據采集處理與上傳的技術要求,為相關系統的建設與運行提供了全面且細致的技術規范。
微信咨詢
電話咨詢
最新資訊